一、钛锻件核心选购要素
1、供应商资质与技术能力
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厂家,重点考察技术团队经验、生产设备先进性及质量控制体系。
2、材质与工艺适配性
牌号选择:
TC4:适用于高强度需求场景。
TA9/TA10:耐腐蚀性强,适合化工管道、海洋设备。
工艺要求:
自由锻或模锻,优先支持分段锻压、智能检测技术的企业。
二、定制流程与技术要求
1、定制需求明确
提供图纸或技术参数,明确应用场景。
特殊需求示例:
航空航天部件:需通过超声检测、渗透探伤等无损检测。
2、质量控制标准
执行国家标准GB/T 25137-2010,确保化学成分、力学性能达标。
关键检测项:
硬度测试、冲击韧性评估。
表面缺陷排查。
三、供应商筛选与成本优化
1、综合性价比评估
成本控制建议:
减少材料浪费。
优化飞边损耗。
2、交付与售后服务
明确交货周期,签订合同注明违约责任。
优先选择支持技术指导、提供检测报告的供应商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避免常见问题
β脆性:严格控温,必要时采用二次塑性变形修复。
局部粗晶:加强模具润滑及预热,预锻工序均质化变形。
2、小批量试单
建议合作前进行小批量试产,验证工艺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。
通过以上指南,可系统性筛选符合需求的钛锻件供应商,并确保定制产品在性能、成本及交付周期上达到平衡。